品牌招商区美发用品彩妆护肤品家居日化

近年来,外资企业在华发展频频触礁。
露华浓的败退,卡尼尔的撤出,乐墩制药的解散……
雅诗兰黛的改变策略方针,欧莱雅的中国大调整,宝洁的裁员危机……
种种件件似乎就像一个魔咒,缠绕着在华发展的外资企业。

  曾经雄心勃勃进驻中国市场的外资化妆品品牌,目前似乎也遇到麻烦。12日,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消息称,雅诗兰黛集团2014财年最新一季销售盈利下降,净盈利4.325亿美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475亿美元。销售疲软是一个“不祥”的征兆。近两年,销售业绩下降与成本上升“逼”走不少外资化妆品品牌。

  自露华浓与卡尼尔的相继退出中国市场,外资化妆品品牌企业一改原本高歌猛进的状态,都逐渐采取稳妥作战方针,暂缓中国发展的进程。其中不少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频频失利,欲打算暂时放弃中国市场。
  这些外资企业失利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有非常相似的三点要素。

 赴露华浓与卡尼尔的后尘,日本乐敦制药在2月7日突然发表公开声明,将解散旗下的知名化妆品公司—“媛碧知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媛碧知一直在华进行其进口化妆品的销售以及经营部分高端的美容院,它面向的是众多较为高端的百货商场,收益颇丰。但是近年来,欧美众多高端品牌亦是层出不穷。在中国市场上,欧美顶尖品牌和日本高端化妆品品牌厮杀的愈来愈激烈,不仅两大巨头频频失利,中国本土品牌更是生存困难。

  如新(NU SKIN )集团于1984年在美国成立,主要经营产品为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销售市场遍布欧、美、亚、非等共53个国家。作为此行业的领导品牌,如新集团销售额年逾21.7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销售人员也将近于100万人,曾多次被美国最权威的的财务评估公司评予5A-1评级,辉煌一时。

  受南美国家不利汇率影响,Procter & Gamble Co. (NYSE:PG) 宝洁P&G于2月11日盘后调低全年预期,预期截至2014年6月底的财年收入增长0-2%,核心EPS增长3-5%,此前两者的预期分别为1-2%和5-7%。刨除不利汇率,Procter & Gamble Co. (NYSE:PG)宝洁P&G仍预期全年收入增长3-4%,核心EPS增长12-14%。Procter & Gamble Co. (NYSE:PG)宝洁P&G称受委内瑞拉汇率影响将损失2.30亿美元-2.80亿美元,合每股0.08美元-0.10美元。

 显而易见,民族品牌的确争回了一些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截至2013上半年,中国市场的洗涤用品、尿布、牙膏份额中,本土日化品牌所占份额达到45%。另一方面,外资消费品牌呈增长放缓状态,外媒还撰文指出联合利华、宝洁等消费品集团没有一家详细公布在中国获得的利润。

  雅诗兰黛开创于1946年,至今仍坚持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的初衷,始终致力于科研的突破和创新,一直保持着与顾客良好的交流。雅诗兰黛立足于世界高端品牌,一直业绩不菲。日前,雅诗兰黛总公司发表最新财务报告,声称2013年度的10月至12月销售总额为30.2亿美元,同比增长将近3%。可是净利润只有4.325亿美元,同比下跌将近3.4%,这不得不让人深思,急于追寻解决之法。

中国化妆招商网 专题 责任编辑:小饼 美术:咿